美國對 TikTok 的禁令風波愈演愈烈,距離 1 月 19 日的最后期限僅剩數(shù)日。當 TikTok 的美國用戶們開始尋找下一個“精神家園”時,一個意想不到的名字浮出水面——小紅書,這個在中國備受歡迎的生活方式分享平臺,正悄然成為美國用戶的新寵。
美國網(wǎng)友涌入小紅書:這是什么情況?
這近日,小紅書的國際版 RedNote 在美國迅速躥紅。在小紅書 App 上,隨處可見美國用戶發(fā)布的英文內(nèi)容,他們甚至給自己打上了“TikTok refugee”(TikTok 難民)的標簽。截至 1 月 14 日,“#TikTok Refugee”標簽下已有 8.4 萬篇筆記,總瀏覽量超 4400 萬。
這波熱度的背后,是 TikTok 在美國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。盡管上周五 TikTok 在美國最高法院的口頭答辯已結束,但禁令被維持的可能性依然很大。
在此背景下,大量 TikTok 美國用戶被迫尋找新的社交平臺,小紅書成為了他們的首選。從第三方數(shù)據(jù)平臺七麥數(shù)據(jù)來看,1 月 14 日,小紅書 App 在美區(qū)應用榜單登上榜首。

面對這突如其來的“流量”,小紅書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也在小紅書上發(fā)文祝賀。事實上,不少創(chuàng)作者會將小紅書上的穿搭、美妝等內(nèi)容搬運到 TikTok 上,這為小紅書在海外積累了一定知名度。如今,在 TikTok 上,帶有 #xiaohongshu(小紅書)標簽的短視頻已超 13 萬條。
小紅書憑啥吸引了美國人?
盡管小紅書已吸引不少美國用戶,但它與 TikTok 在內(nèi)容形式和定位上仍存在較大差別。TikTok 以娛樂屬性見長,憑借短視頻和直播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。而小紅書則更注重社交互動和生活方式分享,為用戶的消費決策提供參考,其主要受眾為年輕女性群體,“種草”屬性更強。
在內(nèi)容形式上,TikTok 以短視頻為核心;小紅書則以圖文筆記為主,輔以短視頻,內(nèi)容更為多元。然而,二者在推薦算法和 UGC 模式上有著高度的相似性,豐富的創(chuàng)作者和多元的內(nèi)容形式是它們吸引用戶的關鍵。

那么,為何承接這波流量的是小紅書,而不是 Facebook、Instagram 或 X 呢?這背后,是美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“情緒反彈”的體現(xiàn)。隨著 TikTok 禁令的逼近,用戶對美國政府以安全為由限制平臺產(chǎn)生了抵觸情緒。
這也是他們沒有選擇 Facebook、Instagram、X 等歐美主流社交軟件的原因。而抖音中文版之所以沒能接住這波流量,則是因為注冊和下載的門檻更高。相比之下,小紅書可以用全球手機號注冊,且在美區(qū) App Store 可以直接下載,這使得它成為了更優(yōu)選擇。
小紅書這次能火多久?
對小紅書來說,這波流量簡直是天上掉餡餅!但是,這餡餅能吃多久,還真不好說。畢竟,網(wǎng)上的熱點嘛,來得快去得也快。
而且,小紅書這些年一直想走出中國,走向世界,但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。他們之前也搞過好幾個海外版的 App,都沒折騰出啥大動靜。
這次因為 TikTok 的事兒火了一把,可能是小紅書離“出海夢”最近的一次了。不過,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美國用戶,小紅書估計也挺頭疼的。一方面,這么多內(nèi)容,審核起來得多費勁??;另一方面,美國那邊對數(shù)據(jù)安全啥的管得也嚴,小紅書估計也得小心應對。

當然,小紅書也可以學學抖音和 TikTok,搞兩個版本,一個給國內(nèi)用,一個給國外用。這樣既能避免一些麻煩,也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國家用戶的需求。
至于以后會怎么樣,咱們就拭目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