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這匹跨境電商的黑馬,最近可是動作頻頻,繼橫掃歐美市場之后,又將目光鎖定在了日本和墨西哥這兩個潛力巨大的市場。更讓人咂舌的是,Temu這次還準備在日本和墨西哥推出“本本店”模式,這步棋可謂是野心勃勃!消息一出,整個跨境電商圈都炸開了鍋。今天,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,Temu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?
圖源:Temu
一、Temu的“本本店”:不僅僅是看上去很美?
先來給不太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,啥叫“本本店”?簡單點說,就是你在海外有倉庫,能直接從當?shù)匕l(fā)貨,那你就可以用海外當?shù)氐墓咀蚤_店,物流倉儲啥的你自己搞定,平臺不插手。這種模式,跟Temu之前主推的半托管有點類似,但最大的區(qū)別是,賣家可以自己給商品定價! 這對賣家來說,誘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。
為啥Temu突然開始寵幸“本本店”了?這背后可藏著不少門道。之前,Temu在美國試水半托管,結果效果出奇的好,業(yè)績一路飆升。于是,Temu就想把這個成功經(jīng)驗復制到全球。
但是,半托管模式下,定價權牢牢掌握在Temu手里。這讓很多賣家,尤其是那些在亞馬遜上混跡多年的老油條,心里多少有些不爽。畢竟,誰不想自己掌握定價權,多賺點錢呢?
而且,Temu對半托管商品的定價策略也越來越“狠”。一開始還算客氣,基本是亞馬遜同款價的8-8.5折,打著“低價同質”的旗號吸引了不少賣家。但后來,這價格是一降再降,不少商品甚至直接打到了6.5-7折,不降價?那就等著被下架吧!
這么一來,半托管的紅利期迅速縮水,賣家們也開始叫苦連天。于是,Temu不得不尋找新的增長點。小道消息傳出,Temu在美國悄悄測試起了“本本店”,不僅開放了更多商品類目,還把定價權還給了賣家!
這下子,賣家們可樂壞了。相比半托管,美區(qū)“本本店”簡直就是“真香”現(xiàn)場!定價自由、流量扶持、核價快、轉化高,這些優(yōu)點哪個不讓人心動?
目前,美國站和歐洲五個國家都已經(jīng)支持開通Temu“本本店”了,據(jù)說反響相當不錯?,F(xiàn)在,日本和墨西哥也即將加入“本本店”的陣營,這無疑給Temu的本地化運營和當?shù)刭u家打了一針強心劑。
二、進軍日本:這塊硬骨頭,Temu啃得動嗎?
日本市場,那可不是一般的難啃。日本人出了名的挑剔,對商品品質和服務的要求極高。自從經(jīng)濟泡沫破裂后,日本進入了“低欲望社會”,消費者捂緊錢包,花錢越來越謹慎,性價比成了他們購物的首要考慮因素。
Temu的低價策略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確實迎合了日本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需求。但是,日本人對低價商品的質量和可持續(xù)性也抱有很深的疑慮。畢竟,“便宜沒好貨”的觀念在日本也是深入人心。如何打消日本消費者的顧慮,建立信任,是Temu面臨的一大挑戰(zhàn)。
再來看看日本的電商市場,那也是群雄逐鹿,競爭異常激烈。除了樂天、雅虎日本等本土巨頭,亞馬遜也在日本深耕多年,實力不容小覷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根據(jù)SimilarWeb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截至2024年1月,亞馬遜日本站的月訪問量超過5億,而Temu日本站的月訪問量僅為約2千萬,差距還很大。
而在物流方面,日本雖然基礎設施完善,但人力成本高昂,尤其是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,更是讓各大電商平臺頭疼不已。日本人習慣了送貨上門,而且對配送時效要求極高。
你知道嗎?在日本,超過90%的包裹都能在下單后的48小時內送達!
亞馬遜在日本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強大的物流體系。他們不僅自建了多個大型倉庫和配送中心,還與當?shù)氐奈锪鞴揪o密合作,甚至還嘗試了無人機配送等前沿技術。
Temu想要在日本市場分一杯羹,就必須在物流上下足功夫。除了推出半托管服務,Temu還在日本積極拓展本地倉,并試圖通過差異化的倉儲物流、銷售運營和退換貨策略,來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。
三、墨西哥:新興市場,Temu能否復制“美國奇跡”?
與日本市場相比,墨西哥市場對Temu來說,或許是一個更容易突破的口子。作為拉美第二大經(jīng)濟體,墨西哥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(shù)和年輕化的消費群體,電商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期。
根據(jù)Statista的數(shù)據(jù),2023年墨西哥的電商市場規(guī)模約為280億美元,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450億美元。
與日本消費者類似,墨西哥消費者也對價格比較敏感,這為Temu的低價策略提供了天然的土壤。
但是,與日本不同,墨西哥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,這也是Temu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。
你知道嗎?在墨西哥,大約有30%的在線訂單會出現(xiàn)物流問題,例如延遲、丟失或損壞。
目前,Temu在墨西哥市場的布局還處于早期階段,其“本本店”模式能否在墨西哥復制在美國的成功,還有待觀察。
四、海外倉的春天?有人歡喜有人愁!
Temu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半托管和“本本店”模式,這對海外倉企業(yè)來說,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。平臺鼓勵賣家使用本地倉庫發(fā)貨,這必然會帶來大量的訂單需求。
但是,這場盛宴并非人人都能參與。Temu的本土化策略,對那些 ????? ???做全托管的商家來說,卻是一個不小的打擊。這類商家既沒有海外發(fā)貨能力,也沒有當?shù)刈再Y質,自然也就無法享受“本本店”模式帶來的紅利。
Temu的全球擴張之路,可謂是野心勃勃,但也充滿挑戰(zhàn)。它能否在日本和墨西哥市場復制“美國奇跡”?“本本店”模式能否成為跨境電商的下一個風口?這些問題,都值得我們持續(xù)關注。